首頁 > 衛教資訊 > 瀏覽

最新消息

心血管疾病防治

心臟疾病患者面對新冠病毒如何自保

2021/07/30
台北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 / 郭志東 醫師

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之一,在心血管疾病中,最惡名昭彰且最被大眾所熟知的就是「冠狀動脈心臟病」了。
我們把供給心臟本身營養的血管,稱作冠狀動脈。冠狀動脈心臟病是一種慢性疾病,又稱冠心病,主要原因來自於血管中過多的脂肪堆積,引起發炎反應,當發炎細胞與脂肪細胞堆積黏附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,長期下來導致動脈血管粥狀硬化,血管管徑變小,血流變差並影響血流的供氧量。動脈粥狀硬化,不單單發生在心臟的血管上,是屬於全身性的系統疾病,也可以在下肢動血管、頸動脈、或腦部血管發生,進而造成跛行或中風等症狀。
血管內黏附的脂肪及發炎細胞,若形成不穩定斑塊,爾後就有可能斑塊剝落,造成局部性地血小板快速堆積,使血管快速阻塞,就是我們俗稱的急性心肌梗塞。
冠心病患者以男女比而言,大部分發病患者仍是男性為主,除了不同的社會壓力、生活習慣外,因為女性在育齡期間賀爾蒙的保護,使得男性本身患冠狀動脈的機率相對高。但心血管疾病仍舊是不論男女,皆是所有成年人的主要死因,加上現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,慢性病患者相對較多,而現代女性更因為觀念的改變,有時承受的生活壓力與男性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,停經後的女性更面臨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,血管彈性變差、血壓上升等問題,使得女性在冠心病上的發病年齡較高,往往症狀上也較為嚴重。
多數冠心病患者典型的表徵為胸口不適、胸痛以及呼吸急促,更甚者可能初期即以心因性休克或危及性命做為表現。心臟本身為全身血循的幫浦,功能不好時其他的臟器也會受到影響。但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症狀,在女性身上發病時,往往是以「非典型的症狀」為主,有可能表現為噁心、手麻、呼吸不順及背痛等等,正因症狀不明顯,不易察覺是心臟的問題,使得女性普遍就醫時間較晚,也意味著心臟缺血的時間更久、壞死的範圍及程度越高,從而導致更嚴重的心臟衰竭疾病,以及較差的預後,所以冠心病死亡的機率女性也比男性較高出許多。
冠心病的治療除了預防血栓形成等藥物以外,也可能需要導管治療置放血管支架,或是心臟繞道手術開刀等治療方法。雖然有各式不同的材料與治療方式可供選擇,但治療所費不貲,所以在現今心血管防治的概念中,預防重於治療。
心血管疾病的預防,可分為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。不可控制因素包括基因、種族和年齡等因素,是我們無法改變的。但還有一大部份的可控制因素,例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肥胖、抽菸、壓力、運動和生活習慣等等,是我們可以積極改變的!除此之外,在服用藥物方面,女性若有服用避孕藥物,也有較高的冠心病發病機率。
現今,國人大都仍處於患病一段時間才開始吃藥,或是已有症狀無法忍受才來就醫,而早期的介入與預防,對於疾病的預後有著極大的關聯,積極控制危險因素、改善生活型態,更是對將來心臟功能與生活品質的維持百利而無一害。

Banner區